轉子作為四川制砂機的執行部件,其使用狀態直接決定了設備的檢修周期和生產效率。在生產中轉子不可避免會受到磨損,但對磨損情況的正確把控、更換標準以及維護方法的制定,能大大改善整臺設備的使用情況,延長實際使用壽命。

四川制砂機的轉子主要由轉子本體、分料盤、給料孔套、導料板、上磨損板、下磨損板以及頂部磨損板等部件組成。日常維護主要以磨損件的更換和轉子本體磨損部位焊補為主。操作人員可以通過轉子各部件的磨損情況,判定整臺機器的運行狀態。
轉子磨損件磨損情況分析及維護方法
1、拋料頭磨損分析及維護方法
(1)正常磨損
拋料面磨損呈現中心對稱圓弧狀凹陷,耐磨嵌塊磨損后剩余量小于3mm時,需及時更換。
(2)偏側磨損
拋料面呈現中圓弧形磨損凹陷狀態,磨損部位偏上或偏下。耐磨嵌塊磨損.大處剩余量小于3mm時,需及時更換。同時需調整導料板角度和破碎腔內積料厚度,徹底解決偏側磨損問題。
(3)拋料頭開裂或破裂
及時更換開裂或破裂的拋料頭,并檢測給料中是否帶鐵、給料力度過大或裝配面有無有砂等,在設備運行前進行調整和清理,避免類似情況發生。
注意:拋料頭達到磨損更換標準時,必須更換轉子拋料頭總成,不能選擇性單件更換,否則會影響到轉子的動平衡。
2、上、下磨損板磨損分析及維護方法
(1)磨損板的內表面磨損
磨損板的內表面至排料口處出現溝壑形磨損,磨損.大處磨損板厚度余量小于3mm時,須進行更換。
(2)上磨損板非正常磨損
主要因給料筒及給料孔套磨損嚴重,需有針對性的檢查給料筒及給料孔套的磨損情況并進行更換(上磨損板內側邊緣磨損至3mm時更換),同時觀察轉子拋料頭磨損情況,確定有無受導料板安裝位置和安裝角度影響。
(3)下磨損板磨損過快
有針對性地檢查分料盤的磨損情況,分料盤的磨損會增加下磨損板的磨損速率(分料盤大磨損處厚度余量小于3mm或固定螺栓頂部開始磨損時及時更換),同時觀察轉子拋料頭磨損情況,確定是否受導料板安轉位置和安裝角度影響。
3、轉子本體磨損分析及修補標準
轉子本體磨損主要體現在頂部邊緣磨損、底部邊緣磨損以及內側磨損三個方面,須人工定期修補,遵循“小補頻修”的原則。
3.1 磨損分析
(1)頂部邊緣磨損
轉子頂部邊緣磨損一定是因為頂部磨損板過量磨損而產生。頂部磨損板須在磨損到轉子本體前進行更換。
(2)底部邊緣磨損
轉子底部邊緣磨損通常原因可能為轉子底部積礦角度摩擦轉子下部以及邊緣,應合理減少轉子下部積礦。
(3)內側磨損
內側磨損通常出現在給料較細或物料流動性較大時,物料對磨損板與轉子本體安裝位置的縫隙或邊緣造成流線型的磨損,須在磨損板或拋料頭安裝完成后用尿烷密封膠對間隙進行填充。
3.2 修補標準
轉子磨損部位的修補主要可分為磨損部修補和磨損部表面硬化修補兩種方法,設備總裝內和平衡機上不可進行焊補作業。
(1)磨損部修補
采用與轉子本體相同材料焊條,按轉子原有尺寸大小進行修補。
(2)表面硬化修補
頂部邊緣磨損處硬化修補只需在磨損部修補的基礎上對外邊緣進行硬化處理,厚度大于或等于5mm,下表面硬化層厚大于或等于2mm,徑向硬化修補長度大于或等于20mm。底部邊緣磨損須對轉子底部的上、下表面以及側邊進行焊補并硬化處理。修補后須保持轉子的動平衡不變。
立軸式沖擊破碎機轉子在使用過程中需周期性人工檢查并測量磨損后余量,嚴格按照更換和維修標準進行磨損件更換和轉子本體焊補。轉子磨損件厚度余量小于3mm時,需在設備運轉8小時內進行停機整套更換,同時查找磨損原因。轉子本體修補須嚴格遵守修補標準,..修補后的質量和動平衡滿足生產要求。
成都易能峰科技有限公司擁有現代化加工制造能力和由專業工程師組成的研發團隊,致力于給客戶提供過硬的產品和專業的服務。